顯示具有 元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元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10/17

哀莫大於心死、詛咒能殺人

#我是點哥
【❤️ 一句詛咒能殺人,那一句祝福,能不能救人?】




大家有沒有想過,有時候打敗一場大病的,不只是藥物,還有一樣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擁有的東西—「信念」。
這聽起來有點玄,但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古老的東方智慧和現代科學,是怎麼在這個點上神奇地相遇的。

第一站:最可怕的不是病,是「心死」了 💔
古人說:「哀莫大於心死。」
這句話真的很有份量。想像一下,當一個人聽到自己得了重病,那種天塌下來的感覺,是不是瞬間就奪走了所有的力氣和希望?
這不只是心理作用喔!科學家發現,當我們陷入極度的恐懼和絕望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叫做「壓力荷爾蒙」的東西。它就像一個搗蛋鬼,會跑去跟我們身體裡負責打仗的「免疫軍隊」說:「嘿,你們先休息一下啦!」
結果,我們身體裡最忠誠的守衛軍,就被我們自己的負面情緒給「扯後腿」了。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擊垮一個人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那份沉甸甸的絕望。

第二站:喚醒你身體裡的「神隊友」💪
那該怎麼辦呢?我們的老祖宗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裡就給了提示:「順其自然,跟著身體的節奏走。」
這句話現在有了超酷的科學名字,叫做「心理神經免疫學」(PNI)!🔬
簡單來說,科學家證實了:我們的情緒、想法(心理),真的會透過神經系統,去跟我們的免疫系統「傳訊息」!
當我們開心、平靜、充滿希望時,大腦就會派出「天使信差」,去給我們的免疫軍隊加油打氣,讓他們變得更強壯、更聰明,更有效地去對抗壞細胞。
所以,關鍵來了:我們能不能主動去管理我們的內心,把它從「豬隊友」變成「神隊友」呢?
答案是,可以的!而「催眠」,就是一座幫助我們跟自己身體好好溝通的奇妙橋樑。

第三站:催眠,不是睡著,是「清醒地做一個好夢」✨
催眠不是電視上演的那樣讓你睡著,然後被控制。恰恰相反,它是在一個非常放鬆、專注的狀態下,幫你做到幾件了不起的事:
 * 為未來,畫一張希望的地圖 🗺️
   催眠可以引導我們,清晰地「預見」康復後的美好生活:可能是再次牽著家人的手去散步,可能是吃到那心心念念的美食,可能是重拾某個遺忘已久的興趣。這個「未來的畫面」會像燈塔一樣,在最辛苦的時候照亮前方的路,讓我們知道為何而戰。
   (偷偷說,美國史丹佛大學有個很有名的研究發現,有接受心理支持和自我催眠的癌症患者,不只生活品質更好,平均存活時間竟然是對照組的近兩倍!)
 * 把身體,變成你最挺的戰友 🤝
   在催眠中,我們可以把免疫細胞想像成一支「超級英雄戰隊」,把化療藥物想像成他們的「強力雷射槍」。我們不再是被動地承受治療,而是主動在心裡為這場戰役加油、指揮。我們的心,成了身體最強大的後盾。
 * 給自己,一個溫柔的擁抱 🤗
   催眠也能幫助我們管理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比如疼痛、噁心或失眠。學會讓身心放鬆,就像給自己一個溫柔的擁抱,讓我們有更多的能量和勇氣,去走完這段辛苦的路。

❤️ 最後點哥想說的是:
面對癌症,正規的醫療絕對是我們的倚靠。而催眠這樣的身心療法,並不是要取代它,而是要成為醫療**「最強大的輔助」**。
它幫助我們把那顆「死」了的心,重新點燃🔥,把渙散的力量重新凝聚起來。
因為治療一場病,從來不只是除去壞細胞,更是要把那個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完整的自己」給找回來。

分享給每一位正在為生命奮鬥的勇者,以及陪伴在他們身邊的你。請記得,你比你想像的更強大。



#信念的力量 #身心健康 #癌症輔助治療 #催眠 #正向思考 #自我療癒 #心理神經免疫學 #黃帝內經的智慧
#點哥催眠 #東方意識



跟著點哥學正念


正念催眠諮詢請洽:
Add Friend

2025/07/22

點哥生活有點靈:練習「不完美」的健康藝術





大家好,我是點哥,歡迎收聽「點哥生活有點靈」節目。
今天我們要再次探索如何在現代生活中,透過最新的科學發現、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以及正念練習,為我們的身心靈注入更深層次的健康力量,特別是關於一個顛覆我們傳統認知,卻能帶來巨大自由的健康觀念——「練習不完美」的健康藝術。

親愛的朋友們,在這個追求完美的時代,我們被各種健康資訊轟炸,總覺得要吃得最健康、運動最完美、睡眠最充足,才能達到理想的健康狀態。但您是否也曾因此感到焦慮、疲憊,甚至因為無法達到「完美」而自我批判?最新的健康心理學研究指出,過度追求完美反而會帶來壓力和反效果。

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完美主義」對健康的影響,並結合《黃帝內經》的古老智慧和正念練習,為您揭示如何擁抱「不完美」,在真實生活中找到更輕鬆、更持久的健康之道。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近期關於「完美主義與健康」的最新研究。許多人相信追求完美是成功的動力,但在健康領域,過度的完美主義卻可能成為一種負擔。

研究發現,健康上的完美主義可能導致:
 * 慢性壓力與焦慮: 對於飲食、運動、睡眠等都要求達到最高標準,一旦無法達成,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和自我批評,進而引發長期壓力與焦慮。
 
 * 飲食失調風險: 過度嚴苛的飲食控制可能導致暴食、厭食或極端節食行為,反而破壞與食物的健康關係。
 
 * 運動傷害與過度訓練: 為了達到理想體態或表現,可能忽視身體的疲勞信號,導致運動傷害或身體過度耗損。
 
 * 睡眠問題: 對於睡眠品質的過度焦慮,反而會干擾自然入睡的能力,形成惡性循環。
 
 * 社交孤立: 因為害怕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夠「健康」,可能避免社交場合,導致孤立感。

   這些研究都在提醒我們,健康的道路並非一條直線,而是充滿彈性的旅程。「做得好」比「做得完美」更重要。 適度的放鬆和彈性,反而能幫助我們更長久地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這種「中庸之道」、「不過不及」的養生觀念,與中華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所強調的「陰陽平衡」和「形神合一」的思想有著高度的契合。《黃帝內經》雖然沒有「完美主義」這個現代詞彙,但它對「過猶不及」的警惕,卻是極其深遠的。

《黃帝內經》的核心思想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強調萬事萬物都應追求平衡,不能偏執一方。

 而「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這句話並非要求絕對的禁慾或苦修,而是強調「節制」與「規律」。例如「不妄作勞」,並非不勞動,而是不「過度」勞動,避免耗竭精氣。這正是不追求極致完美,而強調適度和平衡的體現。

 * 「內傷七情」是《內經》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如果「過度」,都會損傷臟腑。這種「過度」正是完美主義者常常陷入的情緒陷阱——對達不到目標而產生的憤怒、焦慮、憂思,最終反噬健康。

 最後,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這裡的「精神內守」,不僅指心靈的寧靜,也包含不為外物所累,不為過度追求而心神耗散。這與放下對「完美健康」的執著,專注於當下和內在平衡的理念相符。

   因此,《內經》提倡的養生,是一種**「順其自然、寬厚自處」**的智慧,它理解人有七情六慾,身體也有極限,追求的是「適度」和「和諧」,而非絕對的完美無瑕。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將這些古今智慧結合,透過正念來練習「不完美」的健康藝術,並促進整體健康呢?

正念,是帶著覺知、不帶批判地活在當下。它能幫助我們放下對完美的執著,接納當下的自己和環境。

您可以嘗試以下幾種簡單的「正念不完美練習」:
 1.正念覺察「自我批判」: 當您因為今天沒吃「夠健康」或沒「運動夠」而產生自我批判時,正念地覺察這些念頭,不加評判地觀察它們,然後輕輕地將注意力帶回當下。提醒自己:「我已經盡力了,明天會更好。」

 2. 擁抱「彈性飲食」: 偶爾享受一頓不那麼「完美」的餐點,並正念地品嚐它,而不是帶著罪惡感。允許自己偶爾放鬆,反而能避免暴飲暴食的反彈。

3.聆聽身體的聲音: 在運動時,正念地感受身體的疲勞程度,不要強迫自己超越極限。當身體需要休息時,就給它休息,而不是盲目追求訓練量。

 4.練習「夠好就好」: 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健康目標設定為「夠好就好」,而不是「最好」。例如,目標是每天走6000步,而不是強求10000步。這會大大減輕心理負擔。

 5. 對自己友善: 像對待一個好朋友一樣,對待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當您生病或感到不適時,給予自己溫柔的關懷,而不是苛求和指責。

   透過正念練習,我們學會放下對「完美」的執著,接納自己的有限性,並從「不完美」中找到力量和自由,讓健康成為一種享受,而非負擔。

親愛的朋友們,健康的道路上,真正的智慧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學會接納不完美。最新的健康心理學研究提醒我們放下完美主義的重擔;《黃帝內經》的智慧則指導我們從「中庸平衡」的角度來養生;而正念的練習,則賦予我們覺知並擁抱「不完美」的能力。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對自己溫柔一點,給自己多一點彈性,您將會發現,最深層的健康與喜悅,其實就藏在您每一次「放過自己」的輕鬆之中。

感謝您的收聽,我是點哥。祝您身心健康,自在喜悅!我們下次見!




跟著點哥學正念


正念催眠諮詢請洽:
Add Friend

2024/08/23

正念就像寫程式 新書發表

🔥 新書上架! 🔥

👉 購買連結:
GooglePlay:
https://lihi.cc/vHESL

你有沒有想過,**正念**和**程式設計**可以如何完美結合,帶來生活和學習上的改變?  

這本新書將帶你深入探索正念的世界,分享我在程式設計教學中如何巧妙融入正念的心得與實踐經驗。

不論你是正念新手,還是程式設計的愛好者,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啟發和驚喜!

🌟 **立即購買**,一起開啟充滿覺察與成長的旅程吧!  


#正念 #程式設計 #新書推薦 #身心靈成長




跟著點哥一起學正念


2022/05/11

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有人遇到災難,希望能趕快找到安全處所,突然看到大河對岸十分安穩平靜,卻沒有船也沒有橋可渡。

於是,他想辦法收集到木材、草葉,並且做成一艘竹筏到達彼岸。

這個人心想:『這個竹筏將我從恐怖之處帶到安全之所而免於厄難,所以我要將它帶在身邊…


金剛經云:
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任何的身心療育方法,皆是當下幫助人們脫離苦海的方便善巧,只要能達到當下離苦的目的,方法就沒有好壞之分,無須執著於某種形式之中…



跟著點一下一起學正念


正念催眠諮詢請洽:
Add Friend

2021/10/10

傾聽身體的聲音

公視 #四樓的天堂 對
正念與催眠結合身體工作
是個很好的例子!

很多心裏的傷,往往都會在身體上表現出來…
你找對推拿師了嗎?

當你發現在按摩身體時,你需要按更用力一點時,你可能已經忽略掉一些東西了!







#正念催眠學 #身體釋放
#歡迎找點一下聊聊 #中醫心理學  



跟著點一下一起學正念


正念催眠諮詢請洽:
Add Friend

2021/08/04

創傷的智慧

Gabor Maté「創傷的智慧」紀錄片


片中曾提到,
Gabor Maté身為醫學院教授,儘管在外工作幫助了許多人,但是回到了家庭裡,還是會因為過往創傷經驗而出現種種情緒反應,而且身體的反應是最直接的!

療癒他的,是妻子的陪伴與了解…

我相信Gabor Maté醫生的妻子也會有自己的創傷經驗,而她在訪談中談到了,創傷的療癒途徑之一,是透過婚姻的方式來進行的!

把兩種不同生活型態的彼此拉近的是,愛!

想想夫妻互動衝突的狀態,在現實的生活中,應該都不陌生吧!

現代人的離婚率越來越高,會不會是因為很多遺忘的創傷經驗也沒好好處理呢?

#創傷解鎖 #正念引導 #身心釋放



跟著點一下一起學正念


正念催眠諮詢請洽:
Add Friend

2021/01/09

元辰探索 - 你看見的是什麼?






很多人知道我學催眠,總是會好奇的問我:觀元辰宮、觀落陰、回溯前世...真的有用嗎?


我總是說:你覺得呢?

我讓你回去前世,見到了想見到的...,讓你看見了元辰宮,補充完米缸...... 然後呢?

不能否認,任何的技巧,任何的術,都有某些的功效,都能夠讓人有某些特定的穩定功能...

我的能力並沒有辦法讓你改變過去...

我能做的是讓你可以透過過去經歷,看見現在的自己,也許把自己整理好了,未來就可以不一樣了!
不是嗎?!

#體驗正念催眠
#你信任了嗎 #元辰宮



元辰宮場景對應現實說明:

客 廳:大運、人際關係、宗教信仰狀態
臥 室:招桃花、感情婚姻狀態
廚 房:財富及食祿
書 房:學業、事業運勢、晉陞
花 園:身體健康狀態



跟著點一下一起學正念






哀莫大於心死、詛咒能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