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致良知的日常體悟

探索王陽明心學:致良知的日常體悟這學期我一直主攻在王陽明的心學研究,發現「致良知」這個概念對我來說有很大的啟發。它其實說的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早已具備一個道德指南,這就是「良知」。這種良知是我們天生擁有的,但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容易被慾望和情緒蒙蔽,讓這個內心的聲音變得模糊。致良知,就是要把這些私慾清理掉,找回那種內心的明亮與清明。......

2024/09/27

正念提升我的維度 讓我發現了自己 -林清文

正念提升我的維度 讓我發現了自己林清文    一次聚會中昇鴻分享他以前與一位老伯的停車位紛爭過程,從對老伯的行為感到憤怒,然後發現來不及上課的焦慮到第三以觀察者身份看待整個事件過程,並經由「正念」訓練讓他感受到身體抽離現場,用一種和以往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泰然以對的寶貴經驗。當下對「正念」是什麼仍是一知半解,沒有概念。  ......

2024/09/23

以「掉入井中之人」為例,說明心理諮商與哲學諮商的差異

問題:想像一個人掉進井裡,需要幫助才能脫困。心理諮商和哲學諮商會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應對這種情況:1. 心理諮商:評估與診斷: 心理諮商師首先會評估此人的狀況,如同醫生診斷病情般,試圖找出他為何掉入井中的原因。......

在風雨中找尋平靜:正念的智慧與仁慈 -陸洙妘

在風雨中找尋平靜:正念的智慧與仁慈陸洙妘    很榮幸受到昇鴻老師的邀請為「正念就像寫程式-電腦老師的人生設計手冊」一書寫推薦序,我是一個中學輔導老師,20多年來在教育現場,陪學生孩子們及家長度過中學階段的生活疑難是我的工作。......

2024/09/18

「正念」- 幽暗生命隧道裡的一道亮光 -陳三峰

「正念」- 幽暗生命隧道裡的一道亮光陳三峰    在家附近,一隻如同警衛守護一條巷子的流浪狗,被街坊鄰居稱為「顧巷狗」。或許年紀大了,或病了,有一天,看起來病懨懨的牠,已數天沒胃口進食,身旁堆放不少鄰居給牠的食物。  ......

2024/09/13

從0與1到身心平衡 -蔡東榮

從0與1到身心平衡蔡東榮     很高興看到昇鴻老師出版了這本電子書,更驚訝於昇鴻老師竟然把0與1這麼硬梆梆的東西與正念想在一起。程式設計與大腦運算思維,細膩的覺察形成邏輯思維的方塊圖。......

2024/09/12

陽明心學與老莊思想

王陽明心學與老莊道家思想雖然在基本觀念和實踐上有顯著差異,但它們之間也有一些共通之處,尤其是在內在修養和對人心的關注上。以下是兩者的主要差異與共通點的歸納:主要差異1.......

2024/09/08

身心放鬆的科學正念

身心放鬆的科學正念腦脊髓液(CSF)在大腦和脊髓周圍起著關鍵的保護與調節作用,對於頭部循環至關重要。它不僅能緩衝外部衝擊,減少大腦受傷的風險,還能穩定顱內壓力,確保大腦的正常血液供應。此外,腦脊髓液的循環有助於代謝廢物的排出,保持神經系統的健康運作,通過多重機制支持腦部的血液循環與功能穩定。科學看正念如何透過正念身體掃描來促進腦脊髓液平衡達到身心放鬆,這一概念涉及以下幾個科學理論基礎:1.......

從電腦程式到正念實踐 -黃如春

從電腦程式到正念實踐 黃如春    我認識昇鴻是在2017年南華大學的催眠課程上,那時候我們除了催眠還是正念的同學。  ......

心學的脈絡:從陸九淵到王陽明

心學的脈絡:從陸九淵到王陽明心學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由兩位重要的大師——陸九淵和王陽明,一個開創、一個發揚。這一脈絡不僅展現了心學思想的起源與演變,也體現了內在修養與實踐哲學的融合。陸九淵的開創心學的思想最早由南宋哲學家陸九淵提出。陸九淵(1139年—1193年),字子靜,江西金溪人,被譽為「象山先生」。他提出了「吾心即是宇宙」的觀點,強調宇宙萬物的道理都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他認為,心是認識宇宙和人生的根本,與朱熹主張的通過外界事物探究道理的方法有所不同。陸九淵的心學思想側重於內心的修養和自我反省,強調了內在的道德自覺和倫理規範。王陽明的發揚數百年後,明代的王陽明(1472年—1529年)接過了陸九淵的思想,並進一步發展。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包括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兩個核心概念。他認為,「心即理」意指內心的理性與外界的道理是一致的,通過內心的探索,我們可以理解世間的真理。而「知行合一」則是實踐這一理論的具體方式,強調知道的道理必須通過實際行動來驗證。「致良知」概念王陽明的「致良知」是陽明心學中一個關鍵的理念。這一概念強調,每個人都擁有內在的良知,即天賦的道德感知能力。他認為,良知是判斷事物對錯的標準,並且應該通過自我反省和修養來實踐。王陽明指出,僅僅擁有良知而不付諸實踐是不夠的,真正的「致良知」需要把內心的道德認知轉化為具體的行為,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道德上的自我完善。點哥觀點心學的發展由陸九淵的「吾心即是宇宙」到王陽明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展示了從內在修養到實踐的完整脈絡。陸九淵強調內心的修養和自我反省,王陽明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知識與行為的統一,形成了一套實踐的哲學體系。#南華碩專研究......

2024/09/07

陽明心學-身心療育的正念之道

#王陽明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裡,用簡單四個原則勸導學生們,這四點其實很接地氣:1. 立志:這就是說要先給自己定一個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然就像沒方向的船,永遠找不到正確的路。2.......

2024/09/03

知行合一的正念之道:從王陽明心學學習內在智慧與實踐

知行合一的正念之道:從王陽明心學學習內在智慧與實踐 王陽明的生平簡介    王陽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子,屬於天蠍座,在MBTI性格類型中,可能傾向於INTJ(內向、直覺、思考、判斷)。INTJ類型的人通常是獨立思考者,擅長戰略規劃,具有強烈的目標導向和遠見卓識,這與王陽明在思想、軍事和政治領域的表現高度契合。  ......

願正念與你同在 -呂凱文

願正念與你同在 呂凱文    昇鴻希望我為這本書寫推薦序。答應後,我想了想,為好書寫推薦序不是問題,問題是我是怎麼認識昇鴻呢?  ......